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:: Chinese Food Safety Association

首頁 | English | 申請入會 | 會員登入 | 員工專區  

關於協會 食安課程 純淨標章 最新消息 食安資訊 產業永續發展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

最新消息
2021/11/01澳洲衛生局警告:食用未煮熟生蠔恐致腸炎弧菌感染

澳洲近日回收懷疑受腸炎弧菌污染,源自Coffin Bay養殖區的即食生蠔。目前已造成31人出現身體不適。

腸炎弧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,最早於1950 年發生於日本。因為本菌會製造三種以上的溶血物質,所以又稱為副溶血性弧菌。腸炎弧菌存在於溫暖的沿海地區,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(30~37℃)繁殖速度很快,可在12~18分鐘內繁殖一倍。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。

主要引起中毒的原因食品為生鮮海產、魚貝類、或受其污染的其他食品。發病潛伏期4~90小時(平均約17小時)。

中毒症狀

  1. 主要症狀為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水樣腹瀉、頭痛、發燒、發冷。
  2. 死亡率在0.1% 以下。

治療方法

症狀輕微可在2~3天內自然痊癒;重症時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,以防脫水,並給予抗生素治療。

預防措施

  1. 腸炎弧菌嗜鹽,生鮮魚貝類可用自來水充分清洗去除此菌。
  2. 腸炎弧菌對低溫極敏感,在10℃ 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,可用低溫冷藏方法防止繁殖。
  3. 生鮮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、刀具、砧板應分開,勿混合使用。避免二次污染,手、抹布、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後應用清水澈底洗淨。
  4. 本菌不耐熱,在60℃ 經15分鐘即易被殺滅,故在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,絕對避免生食。
  5. 煮熟的食物必須保存於夠高的溫度(至少需高於60℃),否則即需迅速冷藏至7℃ 以下,以抑制腸炎弧菌的生長。
  6. 生鮮與熟食不宜存放在同一冰箱或儲藏櫃,若不得已,須存於同一地點,熟食也應覆蓋完整並放在上層,以免遭受生鮮食品的污染。
  7. 腸炎弧菌食品中毒只要遵守清潔、加熱、冷藏三個大原則,幾乎可完全防止。海鮮食品鮮美營養,人人嗜食,但應注意其處理方法。     

資料來源:澳洲維多利亞衛生局

 
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:: Chinese Food Safety Association

Copyright 2020 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.
10462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87號5樓 | 聯絡電話: (02)8502-5569 | Fax: (02)2799-8912 | E-Mail: service@cfsa.org.tw